石经:古代的标准教材
(相关资料图)
我国的教材起源很早,先秦时期的官学便有了教材。
西周官学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,即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,现在的人们已经找不到当时的教材了。不过,《汉书》中曾有记载,周宣王时期的太史史籀曾经编撰过一套《史籀篇》,里面共收录有15篇课文。《史籀篇》也成为目前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儿童启蒙课本。春秋末期,孔子创立私学,并修订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乐》《春秋》等“六经”。到了汉代,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,“独尊儒术”。此后,历朝历代,都将儒家经典当作学习教材。
印刷技术的发明始于唐代,直到宋代,才出现活字印刷术。所以,在没有印刷术之前,人们学习的教材,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手写传抄,这样虽然能够加深记忆,不过在流传的过程中,也容易出现笔记混乱或者笔误。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,当时的统治者想到了一个办法——刊刻《石经》。即将经过编选的标准教材刻印在石头上作为示范,以后天下学子们的教材,就有了参考的权威版本。
比如,东汉的汉灵帝曾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,并派蔡邕等人把儒家经典抄刻成石书,用隶书刻碑于太学门外。这项文化工程从熹平四年(175)一直持续到光和六年(183)才完工,耗时8年,史称《熹平石经》。这些石经共有46块,每块高3米多,宽1米多,成了当时的标准教材。《石经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,《后汉书》中称:“及碑始立,其观视及摹写者,车乘日千余两,填塞街陌。”前来传抄学习的人络绎不绝,甚至造成了交通堵塞。
到了三国时期,曹魏建都洛阳,太学再度繁荣起来。由于历经了东汉末年的战乱,《熹平石经》损毁严重,所以,曹魏的第三位皇帝曹芳决心整理《熹平石经》碑石,并加刻了部分经石作为补充。于是就有了从正始二年(241)开始刻制的《正始石经》。这个版本的石经以古文、隶书、篆书等三种文字刻成,所以又被称为《三体石经》。
唐朝的唐文宗也开展过类似的文化工程,他在开成年间曾将儒家九经与《论语》《孝经》《尔雅》等12部儒学经典刻在石碑上,并立于当时的国子监,史称《开成石经》,以此作为当时官方统一的标准教材。显而易见,古人刊刻《石经》,主要是为了保证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,为天下学子提供可供参考的标准教科书。
后世的人们将《熹平石经》《正始石经》《开成石经》合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“三大石经”。到了宋代,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让教材的出版进入了更加便捷化、规范化的轨道,以“石经”来规范教材的需求大大降低。
不过,后世还是有不少统治者开展过刊刻“石经”的工程。比如,南宋时期,宋高宗曾在临安刊刻过《南宋石经》。清朝的乾隆年间,也曾将儒家的十三部典籍刊刻后立于京师国子监。当然了,相较于活字印刷术发明前,这些《石经》的主要作用是彰显儒学的权威性。
□ 雨林霖
关键词: